贸易战冲击波:中国航空公司为何集体拒收波音飞机?

贸易战升级触发航空业连锁反应

【文/观察者网 齐倩】特朗普政府执意挑起并升级对华贸易战,严重波及美国波音公司。路透社4月18日披露的航班追踪数据显示,一架上月刚交付中国客户的波音737 MAX飞机正返航美国,这成为中方航空公司集体拒收波音飞机的首个实证案例。中国三大国有航空集团及多家民营航司已形成事实上的联合行动,暂停接收新飞机、冻结零部件采购,甚至启动已交付飞机的退运程序。

关税大棒反噬美国制造业王牌

波音2023年财报显示,中国市场贡献其全球交付量的27%,是其最大单一海外市场。但美国商务部4月12日宣布将对中国铝材征收376%的反倾销税,直接导致波音飞机生产成本激增15%。更关键的是,中国民航局同步更新的适航认证政策,要求所有进口航空器必须通过"供应链安全性审查",这使采用美国制裁清单企业零部件的波音机型陷入认证困境。空客中国区总裁徐岗透露,近两周已接到多家中国航司的转单咨询。

航空产业链重构加速进行

国产客机迎来替代窗口期

上海飞机制造厂的生产线正以三班倒模式全速运转,C919机型月产能已从2架提升至5架。商飞内部文件显示,原定2025年完成的适航取证流程将提前至今年三季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东方航空近期调整其2024年机队规划,将原定的24架波音737MAX订单替换为18架C919和6架ARJ21,这种"一退一进"的订单置换模式正在行业蔓延。

全球供应链版图剧烈震荡

波音在华本土化率不足30%的弊端彻底暴露。浙江西子航空等一级供应商证实,已收到波音要求降价20%的谈判要约,但中国企业联合要求美方先解除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。与此同时,法国赛峰集团宣布将LEAP发动机生产线向中国转移的计划提前两年,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则重启中俄CR929客机谈判。

地缘政治与商业逻辑的博弈

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4月17日紧急召开波音专题会议,考虑动用《国防生产法》为飞机制造业提供补贴。但航空分析师指出,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其同时具备"全球最大增量市场"和"完整航空工业体系"双重属性。当北京将适航认证与供应链安全挂钩,相当于在航空领域建立了类似半导体行业的"技术护栏"。波音首席执行官卡尔霍恩在内部会议上承认,若政治僵局持续,公司可能永久失去中国市场30%的份额,这将对股票回购计划和养老金账户构成毁灭性打击。

追踪数据显示,返航的那架波音737MAX在抵达美国后并未返回伦顿工厂,而是直接飞往位于维克多维尔的封存基地。沙漠中整齐排列的百余架停场飞机,成为贸易战最直观的代价刻度。而在上海浦东机场的第四跑道旁,第六架交付使用的C919正进行航前检查,其尾翼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。

发表评论